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劉燕娟 蘇莉 孟姣燕 張斌
3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新發展理念是一個整體,必須完整、準確、全面理解和貫徹,著力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進入“十四五”開局之年,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在湘全國人大代表、住湘全國政協委員和湖南干部群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奮進力量,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書寫湖南發展新篇章,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一百周年。
(2021年2月18日,國家能源集團湖南永州公司員工們抓緊施工作業。嚴潔 攝)
“要找準內蒙古在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定位,深入分析自己的優勢領域和短板不足,進一步明確經濟發展的重點產業和主攻方向。”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既是對內蒙古的要求,也是對湖南和全國的要求。
近年來,湖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堅持立足自身優勢和特色,推動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航空動力、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全國人大代表、省工信廳廳長曹慧泉說,下一步,我們將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在推動食品、醫藥、有色冶金等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同時,瞄準未來產業發展方向,聚焦解決“卡脖子”問題,在智能網聯汽車、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持續發力,為“國之大者”貢獻湖南力量。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們將堅持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把科技創新擺在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位置。”全國人大代表,株洲市委副書記、市長陽衛國說,株洲將以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為目標,重點圍繞打造中國動力谷,大力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創新主體增量提質、創新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等創新引領計劃,推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政策鏈、資金鏈、服務鏈深度融合,全面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湖南每10度電中就有5.1度電來自清潔能源。“湖南將當好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的引領者、推動者、先行者。”全國人大代表、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孟慶強說,要進一步降低碳排放強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形成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破解電力系統調節能力不足等難題,確保湖南到“十四五”末實現可再生能源消納電量占比超過45%,位居全國前列。
(2020年5月2日,位于花垣縣花垣鎮紫霞湖邊的十八洞村千畝彌猴桃基地生機盎然。陳敏捷 攝)
湖南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攻克了千年貧困難題,交出了首倡之地的精彩答卷。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湖南代表委員和干部群眾備受鼓舞,又深感責任重大。
全國政協委員、長沙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國海說,這幾年,致公黨長沙市委會幫扶的寧鄉珊瑚村從省級貧困村蝶變為“同心美麗鄉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發揚“三牛”精神,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
“習近平總書記提到要發展優勢特色產業,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發展優勢特色產業的信心。”全國人大代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柑橘科學研究所所長彭際淼說,湘西有種柑橘的傳統,氣候也非常適宜種柑橘,目前湘西已推廣種植早熟雜柑,畝產效益高。下一步將加大優質新品柑橘和科學栽培方法的推廣力度,引進加工銷售企業,助力湘西柑橘產業做優做強,提升產業附加值,不斷增加農民收入。
這些年,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教育醫療、人民生活水平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全國人大代表、麻陽苗族自治縣譚家寨鄉楠木橋村黨總支書記譚澤勇發自內心地激動與喜悅,他說,接下來將倍加珍惜和用好脫貧攻堅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堅持黨建引領、村企聯創、支部聯建,繼續投入到鄉村振興的戰斗中去。
省扶貧辦副主任黎仁寅說,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湖南將通過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加大產業發展力度等,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對易返貧致貧人口加強監測幫扶,防止規模性返貧。用脫貧攻堅的干勁和作風,全面接續鄉村振興,再立新功、再創輝煌。
(2020年4月22日,位于沅江市益陽北港長河的漁光互補光伏電站。汪開敏 攝)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發展清潔生產,加快實現綠色低碳發展,作為新能源行業代表,我們倍感振奮。”全國人大代表、湖南三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文對告訴記者,利用三迅的新能源儲能電池技術,在發電端與電網側建設化學儲能電站,可以把間歇性不穩定非優質電變成連續穩定的優質電源并入電網,可大大增加電網的安全與可靠性,真正做到按需供電,從根本上改善能源結構。“我們將全力推動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引領行業健康發展,為促進國家‘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實現貢獻力量。”周文對信心十足。
“從山水林田湖,到山水林田湖草,再到山水林田湖草沙,體現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不斷發展。”全國人大代表、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林學院院長李建安從事林業科教事業近40年,他認為,經濟林是我國林業第一大“萬億產業”,是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想載體。在湖南脫貧攻堅中,經濟林作出了重要貢獻,在鄉村振興中,湖南應進一步發揮林業生態經濟的重要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省委會副主委、省供銷合作總社巡視員李云才說,湖南是生態大省,要推進生態優先、效益優先、質量優先,切實落實“三高四新”戰略,把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不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這些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成為湖南干部群眾的共識與行動。”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鄧立佳表示,湖南將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以減污降碳為總抓手,統籌經濟高質量發展、碳排放達峰行動和生態環境保護,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提升生態系統整體功能,實現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生態功能進一步提升、環境風險進一步降低、排放總量進一步削減。
(2021年2月24日,孩子們走進中國共產黨長沙歷史館參觀學習。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田超 攝)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抓好黨史學習教育,教育引導全體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不移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候,更需要重溫初心,才能夠砥礪前行。”全國人大代表、張家界市委黨校學術活動中心副主任童路雯說,張家界是革命老區,紅色資源豐富,市委黨校有好幾堂黨課榮獲全省精品黨課。她認為,黨校要扛起黨史教育主力軍作用,加大黨史課的比例。除了在書籍中學、課堂上學,工作實踐中學,還可以通過開展微黨課、學術交流、文藝表演等方式,讓黨史深入基層,并借助新媒體力量,讓黨史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全國人大代表、石門縣蘇市學校校長王懷軍扎根山區講臺37年,默默守護著大山里的孩子。近年來,每年開學第一課,她都會組織各班開展黨史教育,讓紅色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王懷軍說:“黨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通過黨史學習,可以幫助孩子們堅定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步。”
湖南黨史陳列館展陳了560多個黨史事件和480多位湖南黨史人物,全面展示中國共產黨領導湖南人民革命、建設、改革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寶貴經驗,被譽為“湖南共產黨員的精神家園”。
“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用好紅色資源,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對我們黨史工作者來說是一種鼓舞和指引。”湖南黨史陳列館副館長陳艷表示,在建黨百年之際,該館將不斷創新黨史宣講形式,用好豐富的黨史資源,在服務黨員干部群眾學好黨史方面作出應有貢獻。
(參與記者:陳昂昂 劉笑雪 賀威 黃晗 何金燕 奉永成 彭雅惠)
責編:李林俊
來源:湖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