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曹麗立)“太感謝你們了,為我們保駕護航!”某混凝土有限公司和某建材貿易公司代表說,并向法庭贈送一面寫有“心系小微企業,維護營商環境”的錦旗,對雨湖區人民法院鶴嶺人民法庭高效調解三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切實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紓困解難表示感謝。
案情回顧
某混凝土有限公司(A公司)與某建材貿易有限公司(B公司)系關聯公司,經營范圍均包括水泥、混凝土的制造及銷售,某科技有限公司(C公司)、湘潭某制造有限公司(D公司)、湖南某制造有限公司(E公司)三家公司亦系關聯公司,此前C、D、E三家公司因建設需要,與A、B兩家公司就購買預拌混凝土分別達成協議,均采用預付貨款的方式結算貨款,A、B兩家公司依約履行供貨義務后,C、D、E三家公司未依約支付貨款,各方就貨款支付問題協商多次均無果,A、B兩家公司遂起訴至法院,分別要求C、D、E三家公司支付貨款及逾期付款違約金等相關費用共計兩百萬余元。
庭前調解破僵局
三起案件受理后,因案涉標的額較大,案涉五家企業均系本地企業,處理不當可能妨礙正常經營,需穩妥審慎辦理。承辦法官楊新臺經過詳細分析案情,認為三起案件有庭前調解基礎,遂派法官助理唐成組織調解。針對三起案件,在多方了解五家企業經營情況后,決定先從A公司所起訴的兩起標的額相對較小、爭議不大的案件著手,先后數次通過電話、微信溝通做雙方工作,引導雙方換位思考,互諒互讓,最終雙方達成一致,C、D兩家公司依約履行了付款義務。
鍥而不舍終化解
針對B公司所訴案件標的額較大,雙方對混凝土總供貨數量及質量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的情況,法官和法官助理實地走訪企業,與雙方面對面溝通,逐筆核對發貨單,確認供貨總量,并核查檢驗報告,明確不符合約定的貨物的數量,在全面歸納整理的基礎上,制定了調解方案并再次組織雙方調解。調解過程中,經過梳理案件事實,針對爭議部分耐心釋法明理,促使B公司與E公司達成了和解協議。
最終,三起糾紛分別以A、B公司提交撤訴申請而畫上了圓滿句號。
展望未來新路徑
案案均是營商環境試金石,一面錦旗既是一份認可,亦是一份責任。下一步,雨湖區人民法院將持續探索訴源治理新路徑,以能動司法護航企業發展,努力解決涉企訴訟中的卡點、堵點、難點,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保駕護航。
責編:馬志軍
一審:馬志軍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