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何藍敏)在美容圈內有一種聲稱具有“抗老瘦臉”奇效的肉毒素針被炒得火熱,一些不法分子趁機動起了歪心思,通過多種非正規渠道進貨并偷偷售賣來歷不明的肉毒素針,借此牟取暴利,殊不知,該行為已經構成犯罪。6月14日,由株洲市天元區人民檢察院提起的王某某、鄧某某、楊某某3人妨害藥品管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開庭審理,天元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陳衛華作為公訴人出庭支持公訴。
?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期間,王某某與鄧某某夫妻二人在未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通過微信購買了1000余瓶具有除皺、瘦臉功效的無漢字標簽或者說明書、無藥品批準證明文件的“肉毒素”,除少量自用外,一部分作為醫美附贈項目用于給某醫療美容醫院引流,另一部分銷售給楊某某,銷售額約3萬元,非法獲利1萬余元。
楊某某則把從王某某和鄧某某處購買的產品銷售給到其工作室做醫美項目的顧客,該工作室既未辦理營業執照,也未取得衛生許可證明,其本人在未取得職業醫師證和醫療美容主診醫師培訓合格證書的情況下仍向顧客提供注射服務。共計銷售額1萬元,非法獲利1萬元。
天元區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王某某、鄧某某、楊某某3人違反藥品管理法規,未取得藥品相關批準證明文件銷售藥品,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其行為已構成妨害藥品管理罪,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結合3人到案后如實供述、自愿認罪認罰等情節提出量刑建議。同時,其3人行為破壞了藥品管理秩序,同時也危害了社會公眾的健康權、生命權、用藥安全等合法權益,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應公開向社會公眾發布藥品風險警示和召回公告,并通過省級媒體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檢察機關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庭審中,合議庭圍繞檢察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罪名及提出的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訴訟請求,依照法定程序進行了法庭調查、舉證、質證和法庭辯論,控辯雙方就案件事實、證據、量刑等問題充分發表了意見。王某某等3人對檢察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及罪名均無異議,當庭均認罪悔罪。
經市場監督管理局認定,涉案肉毒素均為肉毒梭狀芽孢桿菌毒素A型,均未取得國家進口藥品相關批準證明文件,屬于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藥品。
該案未當庭宣判,后續合議庭將全面梳理各方意見,在準確認定案件事實的基礎上作出裁判。
藥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天元區人民檢察院堅持“刑事檢察+公益訴訟”融合履職,實現藥品領域“1+1>2”多維度檢察監督效果,運用檢察力量實現“檢護民生”。
自2022年9月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最高法、最高檢等11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了醫療美容行業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行動,聚焦醫療美容行業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危害性大的虛假宣傳、非法行醫、假貨頻現、價格欺詐等違法違規問題,依法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嚴格規范醫療美容行業價格收費、相關藥品醫療器械進口管理等。
檢察官提醒:“顏值經濟”蓬勃發展,在追求美的同時,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識,避免掉入非法醫療美容的“美麗陷阱”。要選擇正規的醫療美容機構,仔細核查該機構的資質以及醫護人員的從業資格,關注使用的主要醫療材料和藥品的來源,以及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等信息,以免造成人身損害。同時,以本案警示醫療美容行業經營者切勿鋌而走險,應當嚴守行業底線、法律紅線,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組稿:李翔
責編:李翔
一審:李翔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