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見習記者 劉建軍 通訊員 李杰
近年來,安仁縣法院安平法庭深入踐行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預防關口前移、調解力量下沉、糾紛就地化解工作思路,不斷健全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探索推行法庭+鄉鎮、法庭+鄉賢和巡回審判+普法教育三舉措,及“五心”(細心、耐心、用心、熱心、專心)工作法,做到服判息訴、案結事了。2024年,法庭已結案165件,調解102件,調解率達61.81%。
安平法庭。
大興法庭+鄉鎮糾紛預防
夫妻感情破裂,離婚對簿公堂,該如何收場?張先生與陳女士的離婚案便是其中的典型。婚前缺乏了解,婚后矛盾頻發,最終因孩子撫養爭議訴至法院。法官了解到雙方均有離婚意愿,主動聯合當地村支書,為當事人講法律說道理,有針對性地為雙方設計出多套調解方案,最終促使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
安平法庭與鄉鎮相關部門建立了常態化聯絡溝通機制,定期走訪鄉鎮村社。成立微型法官工作室,為村民提供法律咨詢、解答法律難題、宣講法律知識。加強與鄉鎮、村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協調配合,構建共商共享共治的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2023年,法庭通過微型法官工作室聯動鄉鎮干部化解矛盾糾紛30起,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了社會矛盾糾紛的發生。
奏響法庭+鄉賢解紛二重奏
“非常感謝陽法官和張所長,為我解了多年的心結!”劉某說。不久前,法庭負責人陽強與特邀鄉賢調解員張志文攜手合作,成功化解一起多方矛盾糾紛。
原來,劉某在為3被告做完防水施工均未拿到應得工程款,多次催討無果起訴到法院。在調解現場,陽強和張志文協調配合,幾番輪流上陣,3被告有所觸動。陽強趁熱打鐵,講明法律利害關系,綜合考慮當事人經濟情況,促使當事雙方達成分期支付的協議。
安平法庭現有7名特邀調解員,引入4個特邀調解組織,指導特邀鄉賢調解員做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解等工作。對有調解基礎的案件,用足調解手段,使足調解力量。集中舉辦人民調解員業務培訓班,引導人民調解員提升法律專業知識和調解技能,形成化解矛盾糾紛整體合力。逐步探索適用不同糾紛人群、不同解紛需求、不同解紛場景的新方式、方法,加強與鄉賢調解員的密切配合,以調解先行的方式傳遞司法溫度與力度。
發展巡回審判+普法教育
2023年2月,張某某駕駛小型汽車與陳某某駕駛的電動三輪車相撞,雙方及保險公司就賠償金額無法達成一致意見,訴至法院。法庭在當地巡回開庭,不僅成功調解了雙方糾紛,還為群眾上了一堂法治課,引導村民提升交通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
近年來,安平法庭堅持巡回審判之路,積極延伸審判職能,發揮巡回審判面對基層、貼近群眾的優勢,在金紫仙鎮設立巡回審判點。通過巡回審判+普法教育方式,將法庭搬到老百姓身邊,擴大司法服務半徑,減輕當事人訴累,實現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形成預防在源頭、化解在萌芽、解決在訴前的社會治理新模式,為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區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了司法保障。
責編:樊芳
一審:樊芳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