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劉靈志 康麗)近日,漣源市湖泉鎮黨委、政府及中石村村委會代表專程來到漣源市人民檢察院,將一面繡有“心系基層申正義,檢察為民踐初心”的鮮紅錦旗與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謝信鄭重送達。這面錦旗,不僅是對檢察機關揭穿虛假訴訟、為村集體挽回損失的由衷致謝,更映照出群眾對公平正義的熱切期盼。
時間回溯至一起蹊蹺的訴訟案。村民聶某平瞄準村集體合并后賬目管理混亂、時間跨度大的薄弱環節,動起歪心思。他偽造了1998年的“欠條”及關聯證據,將中石村村委會訴至法院,企圖騙取不當利益。
漣源市人民法院依據這些“證據”,判決中石村償還18萬元本金及近30年利息,合計70余萬元。判決生效后,聶某平申請強制執行,村里26萬元賬戶資金被凍結,日常開銷與項目付款陷入停滯,村委工作幾近癱瘓。這筆“從天而降”的債務,成了壓在全村人肩頭的沉重包袱。
在進退兩難之際,檢察機關的介入讓案件有了轉機。漣源市檢察院履職中發現該案涉嫌虛假訴訟,立即依職權立案審查。面對“年代久遠、部分當事人已去世、賬目混亂”的三重考驗,檢察機關迅速成立專案組,以“細致取證、還原真相”為目標全力攻堅。
辦案人員抽絲剝繭,步步為營:深入研判法院卷宗尋找疑點,制定詳細提綱詢問15名當事人及證人,翻遍鎮經管站的原始賬目,實地走訪涉案項目現場,逐頁核查村級集體賬目……在環環相扣的證據鏈面前,聶某平心理防線崩潰,如實供述了偽造“欠條”的犯罪事實。
真相大白后,2024年6月28日,漣源市檢察院及時向漣源市法院制發再審檢察建議。法院高度重視,經審判委員會研究后采納建議啟動再審。與此同時,檢察機關將聶某平涉嫌虛假訴訟的線索移送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并對其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嚴懲。今年5月,法院的再審裁定撤銷原審判決,駁回聶某平的起訴,中石村70萬元“冤債”徹底清零。
此次監督不僅為村集體挽回了損失,更凈化了鄉村治理的法治環境。此次成功打擊虛假訴訟,不僅是檢察機關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有力回擊,也彰顯了法律對虛假訴訟“零容忍”的態度,它警醒著每一位公民:法律的威嚴不容挑釁,任何企圖通過虛假訴訟謀取不當利益的行為,都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漣源市檢察院表示,將始終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緊盯虛假訴訟等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以扎實的監督辦案守護集體財產,為鄉村振興筑牢法治屏障。
責編:王彩英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