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田清煒)5月27日,花垣縣石女士的兒子小龍,在玩手機游戲時結識了一位游戲好友。對方表示要送小龍一些游戲裝備,并給了他一個QQ號,讓小龍登錄QQ后開啟屏幕共享,以便教他領取裝備。待石女士回到家收回手機后,對方通過QQ與石女士進行語音通話。此人聲稱在和小龍玩游戲期間,幫小龍購買了游戲裝備,不小心轉錯賬到石女士銀行卡,要求石女士退款。對方還提到石女士手機上有一個軟件,若不按其指示操作,銀行卡就會被扣款,緊接著發來了一些二維碼,催促石女士掃碼。石女士掃碼后,手機收到銀行卡的短信消費驗證碼。由于之前開啟了屏幕共享,對方獲取了驗證碼,隨后通過京東和支付寶消費的手段,將石女士銀行卡里的3000多元騙走。
套路解析
1. 以送裝備為誘餌:騙子先在游戲中接近玩家,以贈送游戲裝備為誘餌,獲取玩家信任,并誘導玩家登錄指定QQ號且開啟屏幕共享,為后續獲取信息做準備。
2. 編造轉錯賬騙局:等玩家家長拿回手機,騙子聯系家長,編造幫孩子買裝備轉錯賬到家長銀行卡的謊言,要求退款,讓家長放松警惕。
3. 制造恐慌與誘導掃碼:騙子嚇唬家長,稱手機存在某軟件,不按指示操作銀行卡就會被扣款,制造緊張氛圍,迫使家長慌亂中聽從指揮。
4. 獲取驗證碼盜刷:子發送二維碼誘使家長掃碼,利用之前屏幕共享獲取的短信驗證碼,通過電商平臺消費的方式,盜刷家長銀行卡內錢財。
警方提醒
1. 家長要加強對孩子使用電子設備的監管,教育孩子不要隨意與陌生網友交流,更不能輕易開啟屏幕共享等功能。
2. 面對陌生人以各種理由要求轉賬、退款或掃碼等操作,務必保持警惕,不要輕信對方的說辭。任何正規機構都不會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索要銀行卡驗證碼。
3. 一旦發現可疑情況,應立即終止操作,并及時聯系銀行凍結賬戶,同時撥打110報警,避免財產損失。
責編:李穎
一審:王薇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