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 通訊員 朱馨然
宜章縣人民法院出臺《助力2025年郴州旅游發展大會、為重點文旅項目建設提供司法保障與服務的八條措施》,為2025年郴州旅游發展大會在宜章順利舉辦貢獻法院力量,全文內容如下:
宜章縣人民法院助力2025年郴州旅游發展大會、為重點文旅項目建設提供司法保障與服務的八條措施 為積極落實郴州市委、宜章縣委關于服務和保障2025年郴州旅游發展大會總體要求和具體部署,助力2025年郴州旅游發展大會在宜章順利舉辦,結合我院工作實際,制定如下措施。 一、優化涉文旅糾紛訴訟服務。設置涉文旅糾紛立案綠色通道。推進莽山景區“云上法庭”實質化運行,深化運用在線立案、調解、庭審功能,減輕群眾訴累。定期走訪重點文旅項目企業,主動提供合同審查、風險預警等前置法律服務,提升糾紛化解效率。 二、健全案件快速審理機制。對縣域重點文旅項目涉訴案件,啟用“三優先”程序,優先立案審查、優先排期審理、優先執行保障。在莽山景區設立巡回審判點,建立旅游糾紛就地審理、當庭裁決的快速處理機制。 三、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嚴懲侵犯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的刑事犯罪,重點打擊影響旅發大會及重點文旅項目建設的違法犯罪行為。依法打擊侵占、破壞革命紀念設施、遺址遺跡等犯罪行為。堅持罪刑法定與寬嚴相濟,積極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四、強化多元解紛機制。完善“法院+旅游管理部門+人民調解組織+行業協會”多元解紛模式,聯合調處涉文旅常見糾紛。同時,聯動黨史專家、老黨員組建調解團隊,聯合化解湘南暴動紀念館、鄧中夏故居等紅色景點周邊涉旅糾紛。聯合莽山瑤族鄉成立“雙語調解隊”,妥善處理民族文化傳承、民俗旅游經營等糾紛,加強瑤繡、長鼓舞等非遺項目知識產權保護。 五、審慎處理涉旅發大會重點項目糾紛。將涉文旅產業尤其是重點文旅項目糾紛納入重點監管范圍。對涉旅發大會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及時研究討論,依托府院聯動機制凝聚化解合力,推動糾紛實質性解決。 六、司法護航生態旅游綠色發展。聚焦生態保護與旅游開發協同難題,嚴厲打擊破壞原始森林、違規建設等行為。推行“補植復綠”“勞務代償”等生態修復機制,聯合生態環境局等職能部門對以往涉生態環境案件中的執行情況進行“回頭看”,實地檢視生態修復成效。 七、堅持善意文明執行。加大對涉及旅游消費維權、旅游從業人員權益保障、文旅產業知識產權保護等執行案件的執行力度,依法保障當事人勝訴權益。強化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對涉重點文旅項目案件執行,既依法保障債權人勝訴權益,又不能擴大執行范圍。嚴禁超標的、超范圍查封、扣押、凍結財產,善用“活封、活扣”等執行措施,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八、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在莽山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基地設置普法案例展板,面向文旅企業和游客開展常態化宣傳。結合結對幫扶、下鄉走訪,組織“送法進景區”活動,深入旅游企業、景區及游客集散地,宣傳文旅產業司法保護政策與典型案例。
責編:劉建軍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