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童星宇)“在實踐中,一些企業由于不了解或不重視這一新稅種而未主動申報納稅的情形時有發生,這涉及環保稅款的流失,事關國家利益的保護。”津市市檢察院公益訴訟負責人說道。對此,自今年二月起,津市市檢察院部署開展了環保稅征收情況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
通過實地走訪調查發現,部分企業對環保稅了解不多,其中可能存在欠繳稅款情形。之后辦案檢察官從相關單位調取資料、詢問核查、綜合研判,確定四家排污企業未依法申報并繳納環保稅,造成國家稅款流失,損害國家利益。
該院依法向稅務部門發出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其全面履行稅收征管職責,督促排污企業將欠繳的環保稅及時進行申報并繳納,確保稅款足額入庫;同時加強與生態環境部門的協作配合,強化信息數據共享,避免出現環保稅征管漏洞。
稅務部門收到檢察建議后高度重視,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環保稅征收工作,責令四家排污企業限期改正,按規定期限辦理了納稅申報并繳納到位,共計收繳漏征的環保稅款260420.38元。同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環保稅征繳自查補報工作,并邀請檢察機關跟蹤監督,通過集中排查,保證環保稅征收到位。
辦案過程中,該院與稅務部門、生態環境部門溝通了解到,環保稅的征管模式有其特殊之處。企業的排污數據、信息資料、日常執法等由環保部門完成,而環保稅的納稅申報、征收入庫、減免政策等則由稅務部門負責,這就意味著部門做好協作配合是確保環保稅有效征繳的重要因素。
于是,針對當前部門協作力度不足、信息交換不暢等監管漏洞,該院組織稅務部門、生態環境部門召開了公開聽證會,并邀請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及企業代表參加,通過建言獻策,共同協商解決環保稅征收難點,推動稅務部門與生態環境部門明確形成協作配合機制,定期進行涉稅信息交流及數據共享,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環保稅作為國家稅收收入的一種,保證其應收盡收即是對國有財產的保護,也是檢察公益訴訟的職責使命所在。接下來,津市市檢察院將進一步凝聚檢稅合力,共同推動國有財產保護和企業綠色發展。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責編:樊芳
來源:津市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