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王棟)法律不僅守護社會公平正義,也關注民生冷暖。司法救助作為檢察履職的重要內容,是傳遞法律溫暖,展現檢察溫情的橋梁。12月15日,衡東縣檢察院檢察官來到榮桓鎮村民張某(化名)的家中,為他送去了3萬元司法救助金,幫助他解決部分醫療費用,緩解燃眉之急,也讓他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司法溫度。
檢察官把救助金送到當事人手中。
一次救助讓“受傷”的他感受到溫暖
2013年,張某經熟人介紹受雇到李某(化名)家中從事房屋裝修工作,在搭架子過程中,不幸被掉落的木棍砸傷頭部,經司法鑒定評定為4級傷殘。張某自離異后獨自養育一兒一女,是家里的頂梁柱。
被砸傷后,張某的日常生活雖然能夠自理,但基本失去了勞動能力,家庭喪失主要收入來源。賠償款遲遲沒有賠付到位,導致張某家庭的經濟狀況十分緊張。張某多次向衡東縣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經衡東縣法院調查,當時李某無可供執行的財產,征得申請人同意,終結了該次執行。
2023年3月,張某的女兒參加工作后,張某因不符合低保戶申請條件,無法繼續享受相關補助。而張某的兒子今年剛高中畢業考上大學,兒子的學費及生活費成了壓在張某心頭的“大石頭”。
2023年6月,張某向衡東縣檢察院申請民事執行監督。因張某行動不便,衡東縣檢察院立即派員前往張某家中了解情況,同時前往當地村委會對相關情況進一部調查核實。經查,發現李某現共有2棟村內自建房。根據《土地管理法》規定,該自建房屬于可供執行的財產。
2023年9月,該院組織召開公開聽證會,聽取當事人、聽證員和人民監督員意見,決定幫助張某申請提供幫助法律援助,以檢察建議的形式建議法院恢復該案民事執行,幫助張某追訴賠償。另一方面,該院積極為張某申請司法救助,縣委政法委加快審批撥付流程,盡快將司法救助金發放到張某手中。“檢察機關不僅幫助我申請司法救助金,為我解決了一段時間內的用藥費用,緩解了我的燃眉之急,還教我在手機上申請醫保,讓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關心和溫暖。”張某十分感動地說道。
司法救助不僅僅是為處在困難中的案件當事人送去司法救助金,更是發自內心的關心和真誠的幫助,傳遞著司法的溫情。近年來,衡東縣檢察院始終堅持案件辦理與司法救助并重,一方面通過依法能動履職切實維護案件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積極為符合調解的案件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金,盡可能幫助他們紓難解困,走出困境,以實現良好的司法救助效果。
一份關心讓“絕望”的她找到希望。
2022年,16歲的孫某(化名)在獨自行走途中被駕車經過的田某(化名)發現,田某心生歹意,謊騙孫某上車并實施猥褻行為。孫某在反抗過程中抓住機會逃離。并在回家后立即將情況告知父母,隨后其父母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承辦檢察官在辦案過程中發現了孫某手臂留有的一處較深的疤痕,推測孫某心理可能遭受了嚴重創傷。在與孫某母親溝通過程中了解到,孫某由于心理壓力過大,曾試圖割腕自殺,所幸被母親及時發現制止。為緩解女孩心理壓力,承辦檢察官積極聯系心理咨詢師,邀請專業心理咨詢師對孫某進行心理疏導,盡量減輕孫某的心理創傷。同時建議孫某母親帶李某前往醫院接受專業的心理檢查和治療,爭取早日康復。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孫某的心理狀況得到好轉。
該院依法對田某提起公訴,田某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同時,該院積極聯系法律援助中心,為孫某申請法律援助,以幫助孫某提起民事訴訟追索賠償。另一方面積極為孫某申請司法救助,為其申請了2萬司法救助金,并及時發放至當事人手中,減輕了孫某后續治療康復方面的經濟壓力,讓孫某能夠更好地接受治療,早日重歸校園。
“作為未檢檢察官,我們更應具有責任感和使命感,心中要懷著溫暖,幫助受傷的孩子們看到希望。一方面要依法嚴厲打擊性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行為,守護好社會公平正義,另一方面也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愛護受傷的孩子們,想辦法撫平她們心里的創傷,讓她們真實感受到社會的關心和愛護,早日走出陰霾,邁向精彩的人生。”該院未成年人檢察部門檢察官談起未檢綜合履職時說道。
衡東縣檢察院秉承司法為民理念,積極探索多元救助模式,與縣婦聯在線索移送、精準幫扶方面深度協作,持續加大救助力度,借助專業力量對有需要的未成年人被害人開展心理疏導,為受傷的她們點燃希望之燈,幫助她們盡快重拾生活信心,減輕心理負擔,迎接美好的明天。
每一分付出,都是為了給他們帶去光亮。
“司法救助是檢察為民辦實事的一項重要舉措,能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檢察溫暖。將有限的資金給予更需要救助的案件當事人,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是我們開展司法救助的目標和方向。司法救助金額雖然不多,但對于困難的案件當事人來說卻是雪中送炭。”該院負責司法救助工作的檢察官說。
“辦案中,我們也遇到過一些被害人在案件發生時受到了人身傷害,案件被告人雖然受到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卻因為沒有賠償能力,導致被害人難以通過訴訟得到有效賠償,經濟十分困難,整個家庭都受到很大影響,存在贏了官司卻輸給生活的風險。司法救助可能對于他們來說就是及時雨,能夠幫助他們解決一部分的就醫用藥和生活必要支出,讓他們的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緩沖,給他們時間去尋找今后生活的方向。”
“只有拓寬線索來源渠道,才能更好地確定司法救助對象,讓更需要救助的人得到幫助。我們不斷完善“內外線索移送機制”,一方面在履行刑事、民事檢察等職能中發現辦案線索,及時做好內部溝通和線索移送工作;另一方面加強與縣鄉村振興局、縣婦聯部門的協作配合,對移送線索及時進行梳理分析,做到盡快申報,及時發放,真正做到救急救窮。”
“司法救助并不是簡單的給錢了事,而是針對司法救助臨時性、輔助性的特點,結合被救助人的實際情況,真心實意幫助他們,在職能范圍內想方設法為他們解決一些就醫、就業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同時積極與相關職能部門尋求合作,借助多方力量實現多元救助,更好地保障司法救助工作開展成效。”
2023年來,該院共辦理司法救助案件14件,累計已發放司法救助金10萬元,覆蓋了鄉村振興、婦女兒童等多個領域,做到“應救盡救”,以能動履職幫助被救助人走出困境,讓他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司法溫度。
責編:李翔
一審:李翔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