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 通訊員 楊萬濃 譚家慧
深化未成年人檢察綜合履職,既是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關于“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具體舉措,也是加強未成年人全面綜合司法保護的現實需要。2023年以來,永定區人民檢察院立足三個基點,打開未檢綜合履職新格局,傾情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抓住“要點”,提升線索發現能力
整合辦案資源。充分發揮未檢業務集中統一辦理優勢,組建“菁菁之窗”未成年人檢察辦案團隊,將民行、公益訴訟業務專家納入綜合履職辦案組,就涉未成年人其他三大檢察提供專業咨詢和業務指導,整合“四大檢察”專業資源,強化辦案力量。
拓寬線索來源。一方面,同步將未成年人是否存在不良、嚴重不良行為,重點領域、場所是否存在違規接納未成年人等可能涉嫌綜合履職內容納入社會調查或訊問、詢問等取證范圍,密切關注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權益及公共利益是否遭受損害等問題。另一方面,發揮控告申訴檢察部門、12309檢察服務熱線等作用,利用檢察官擔任法治副校長、法治巡講、專項督導等途徑,摸排履職線索。
完善辦案機制。建立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倒查和必查機制,強化系統審查意識。如,在辦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逐案倒查背后是否存在強制報告、入職查詢制度未履行到位問題,一并審查家庭監護、學校保護、社會治理等問題。同時,建立信息通報、線索移送機制,強化與檢察機關其他未成年人保護職能機構的溝通協作,暢通線索移送渠道。
解決“弱點”,強化調查取證實力
實現涉未刑事案件提前介入全覆蓋。通過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及時對發現的涉綜合履職線索引導調查,全面有效收集、固定證據。如在案件提前介入一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時發現涉案未成年人案發前長期居住在某賓館,遂及時引導偵查人員圍繞住宿、支付記錄,是否履行五必須義務,民宿的經營、管理方式等調取證據。這些證據雖對刑事處理意義不大,但對后期涉未公益訴訟辦理具有重要作用。
將補充偵查與自行調查相結合。對于在涉未刑事案件中發現的綜合履職線索,除依托補充偵查尋求公安機關的協助調取證據外,辦案組還通過走訪案發現場、梳理過往案件、補充詢問、聯合執法等方式補充證據。如一起故意傷害案中,案發地點在某電競酒店內,檢察官就未成年人在電競酒店的活動內容、位置、是否登記詢問等內容補充開展詢問,并對該電競酒店以及類似場所是否在顯著位置張貼未成年人禁入標識進行實地走訪查看,完善公益訴訟證據。
爭取外腦助力與支持。一方面,借助特邀檢察官助理,對辦案中專業性“疑難雜癥”實施對癥下藥,以“外腦”賦能,助力檢察官破除專業知識壁壘。如在辦理涉酒吧公益訴訟訴訟案件中,特邀檢察官助理就管轄行政機關、調查取證等內容出謀劃策。另一方面,有序拓展司法社工職能,有效尋求檢察技術部門、司法警察協助調查,提高調查質量。如,在一起涉學生欺凌案中,引入司法社工對未成年人進行心理測評、疏導,綜合評估欺凌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傷害程度。
聚焦“痛點”,夯實綜合保護效力
凝聚各方共識,積極爭取支持。對于涉及多方面、多部門等復雜問題案件,單憑辦案組力量難以完成??煞e極向上級部門尋求幫助,如,對一起綜合履職事項系市級行政機關主管的問題,及時向市院匯報,從調查取證到確立行政機關法定職責等聯合開展工作,后報請市院指定管轄獲得支持。同時,加強檢行磋商,及時召開聽證會,邀請人民監督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參與聽證,力爭凝聚行政機關和社會各方力量,取得共識。
突出問題導向,促推訴源治理。堅持對個案背后的未成年人保護突出和深層次問題一體履職,強化監督。共開展綜合履職10件,對賓館、電競酒店、酒吧等違規接納未成年人,校園安全等不同領域問題啟動行政公益訴訟,通過公開聽證、制發磋商函、訴前檢察建議等方式促推職能部門履職盡責,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針對家庭、學校等問題,制發個性化“督促監護令”24份,開展一對一或集中家庭教育指導 5次,開展網絡、性侵等專題法治宣講20余次,為未成年人安全、幸福成長營造更好環境。
強化跟蹤監督,實現長治長效。為避免止步于“個案”糾偏,永定區檢察院舉一反三,以聯合檢查、專項督導、座談會商等多重方式跟蹤監督。尤其對于難根治、易復發、易反彈的未成年人保護頑疾問題,堅持“沒完沒了”持續監督跟進,從根本上實現以“我管”促“都管”。如,在一起針對校園安全的行政公益訴訟案件中,結案后,永定區檢察院聯合永定區教育局聯合開展為期一年的專項治理行動,并先后深入部分學校開展專項督導,切實鞏固治理成效。
責編:王輝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